农业剩余物与畜禽粪污资源(能源)化利用暨生物天然气行业能力建设培训分论坛成功举办

12月10日,2021(第三届)全球生物质能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以下简称“高峰论坛”)分论坛九:农业剩余物与畜禽粪污资源(能源)化利用暨生物天然气行业能力建设培训分论坛盛大开幕。为响应政府疫情防控要求,分论坛采取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本论坛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中国农业大学、国际能源署生物质能中国组联合主办,以“农业剩余物与畜禽粪污资源(能源)化利用”为主题,并在世界银行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项目(CRESP)支持下开展生物天然气行业能力建设培训。

 

 

本次论坛由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领导共同参与,中国农业大学朱万斌教授主持,主持人介绍了分论坛举办主旨是探讨双碳战略下如何让农业剩余物与畜禽粪污资源有效利用,促进经济和环境可持续的发展。同时此次培训是基于我会承担的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项目支持的生物天然气技术创新和政策宣贯课题研究,总共分为三期培训,这次为第二期。该培训针对各省、市、地区生物天然气发展的主管部门或者全国生物天然气企业、行业、协会等组织,通过宣传国家政策和产业建设运营经验,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出席论坛的嘉宾有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邓良伟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崔宗均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李季教授,中国农业大学袁旭峰副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叶青副教授,上海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刘玉坤,广西神州生态公司董事长罗浩夫,北京盈和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董泷,恩威泰科环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建设部总监刘睿,北京清源众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瑞。

首先发言的是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邓良伟研究员,介绍了生物天然气(沼气)发展趋势。目前阶段生物天然气应用和工程建设在欧洲较为成熟,并且近年来提纯、压缩生物天然气发展增速迅猛,邓良伟研究员介绍了欧洲生物天然气沼气特点、发展模式和支持政策。通过总结国外经验和国内生物天然气项目发展的问题,总结出“贪大求洋,推高投资;原料不足,未能达产;三沼出路,制约产能;技术障碍,影响运行;收入单一,难以盈利;没有盈利,不可持续。”六大影响因素。而生物天然气作为畜禽粪污处理,保障天然气供应,保护城乡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同时生物天然气沼气技术具有双重温室气体减排作用,随着目前技术不断成熟,持续支持生物天然气发展十分必要,未来发展趋势将是“规模适度,配套种养;混合原料,干式发酵;多元收入,盈利持续。”

中国农业大学李季教授介绍了环太湖城乡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应用成果。每年环太湖有机废弃物产生量约5000万吨,对于环太湖及长三角地区城乡废弃物综合利用,得到了韩正副总理的批示,要求推进综合利用和相关保障实施。项目以好氧堆肥为核心,处理河泥、秸秆、生活垃圾等废弃物,并配套多种污染物处理工艺,保障不产生额外污染和臭气,建设了一批示范项目。实现年处理有机废弃物70000吨,年转化有机肥约25000吨,每年可增加2000万元产值;有机肥预计覆盖3万亩耕地绿色生产,可填补示范区70%耕地的肥料需求。

北京盈和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董泷介绍了盈和瑞公司在干黄秸秆生产沼气的探索实践。干秸秆在生产过程中,存在预处理风险,发酵罐风险,能耗风险,堵塞风险以及微生物风险,造成产气难度大。为了解决干秸秆生产难题,盈和瑞公司采用兼氧纤维素水解技术,解决干秸秆纤维发生干缩疏水的问题,具有厌氧停留时间短、运行能耗低、系统稳定、产能提高,投资节省的特点,实现单吨干秸秆VS产气大于550立方米。

恩威泰科环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建设部总监刘睿介绍了公司在沼气工艺上的实践以及在德国实践过程中成功因素。恩威泰科作为欧洲最大的沼气EPC公司,在高浓度物料发酵领域具有成熟技术,并且拥有破碎、混合、搅拌一体的专利预处理技术,在三级膜提纯系统作用下,实现生物天然气高效生产。其中预处理技术使原料均质化是保证发酵过程良好运行的关键,实现多种原料均质化。在均质罐中液态流作用下,实现杂质去除和物料的彻底破碎、搅拌、均质,未均质化处理的原料则会产生发酵罐结壳风险。同时在膜提纯技术应用下,生物天然气提纯实现低成本低污水和高纯度高产量。

中国石油大学李叶青副教授介绍了沼气工程提质增效的技术。李叶青副教授总结了目前沼气工程发展的困境,包括三沼利用难、厌氧效率低、缺乏盈利模式。为了解决沼气工程发展难题,提出了:(1)通过沼气一步法制氢气,1立方米沼气可产2立方米氢气,提高沼气价值;(2)改进工艺路线,提出热化学+厌氧实现木质纤维原料完全转化,释放秸秆中剩余50%的潜能,增产生物天然气;(3)应用沼气提质技术,绿氢和二氧化碳,在厌氧反应下合成甲烷,氢气以甲烷形式储存,可以直接并入管网;(4)使用生物炭强化厌氧,通过添加生物炭到厌氧到体系中,提高厌氧发酵水平;(5)区域废弃物集中处置,形成粪污沼气有机肥循环利用,建设以沼气工程为枢纽的废弃物综合处理项目;(6)加强人工智能算法优化,对沼气工程数据进行建模、学习,帮助工厂更好地选择参数、优化控制、做出决策和预测;(7)发挥平台优势,强化产学研结合。

中国农业大学崔宗均教授介绍了秸秆沼气工程的工艺潜力。对于沼气工艺,各类调控技术密不可分,其中微生物学调控是基础,物料平衡调控是根本,代谢调控是日常,集成调控是最高境界,并分别介绍了各种调控技术工艺特点和不同参数下对产沼气效果影响。同时对于现行秸秆沼气工程工艺,总结分析了全混式厌氧工艺、车库式厌氧干发酵工艺、覆膜式厌氧干发酵工艺、推流式厌氧干发酵工艺在内的,各类工艺的特点和优缺点。

广西神州生态公司董事长罗浩夫介绍了广西生物天然气发展展望。神州环保集团在海南探索规模化生物天然气项目建设中,摸索出环环紧扣、相互支撑、点面结合、低耗高效的城乡固废协同处理与生态保护一体化的综合产业模式,打破传统废弃物单一原料处理模式。项目获得废弃物处理特许经营权,极大降低了生物天然气生产成本,同时和中石油签订销售合同,实现生物天然气稳定销售和供应。通过借鉴海南神州项目的成功经验,依靠广西丰富的生物质资源,打造广西生物天然气田,实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增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节能减排的综合效益。

上海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刘玉坤介绍了蔬菜垃圾资源化利用方法。我国蔬菜年总产量约8.17亿吨,蔬菜自损率约35.3%。则每年产生果蔬垃圾量高达2.88亿吨,蔬菜垃圾处理需求巨大。这其中好氧发酵和厌氧发酵是主要处理方式,上海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在项目实践上取得了诸多经验。废弃果蔬经过专业统一收运公司收集后,经过预处理然后进行厌氧发酵,生产沼气、沼渣有机肥、液体有机肥,实现废弃果蔬高值化循环利用。目前已建设嵩明县废弃果蔬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实现日处理废弃果蔬1500吨,年产天然气565万立方米,沼渣肥1.2万吨。

中国农业大学袁旭峰副教授介绍了沼气工程全产业链中微生物的作用。微生物在沼气行业中应用于原料预处理、沼气发酵、沼渣沼液熟化处理、微生物除臭等环节,在整个行业中无处不在。目前农业微生物制剂产业达到300亿,然而大多数属于第一代微生物制剂芽孢杆菌。单菌在实际应用中作用有限,同时由于盲目追求数量,单菌间相互作用机理不明确,造成了实际应用效果较差。复合菌系则是多种菌种共同作用,同时达到快速扩繁。目前筛选的MC1菌系包括7种菌,应用于秸秆处理,单菌组合下效果不如菌系整体分解效果强。复合菌系在团队研究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秸秆异型乳酸发酵储存技术、秸秆沼气原位水解技术、沼渣快速腐熟技术、除臭技术、沼液制备高端水溶肥技术,增强沼气工程全过程生产效果。

北京清源众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瑞介绍了生物质产沼环节的异味控制。沼气工程中,主要产生臭气的环节有预处理单元、沼气净化存储单元、沼液处理单元、沼渣处理单元,其中预处理和沼气净化产生的臭气要以硫化氢、氨气类为主,沼渣沼液处理产生的臭气主要以有机成分为主。通过分析臭气产生原因,进行科学管理源头控制,采取分类处理的方式,对臭气进行密闭、收集、处理,介绍了臭气治理的方法。

 

 
浏览量:0
创建时间:2021-12-10 19:10
< 返回
首页    往届回顾    农业剩余物与畜禽粪污资源(能源)化利用暨生物天然气行业能力建设培训分论坛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