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电厂② | 欧美玩家及国内外虚拟电厂对比

 
Next Kraftwerke 是欧洲最大的虚拟电厂运营商之一

NextKraftwerke 是德国一家大型的虚拟电厂运营商,同时也是欧洲电力交易市场认证的能源交易商,参与能源的现货市场交易。

Next Kraftwerke 提供虚拟电厂全套解决方案

NextKraftwerke 公司涉及虚拟电厂业务涵盖数据采集、电力交易、电力销售、用户结算等全链条,同时也可以为其他能源运营商提供虚拟电厂的运营服务。

德国《可再生能源法》明确规定,所有 100 千瓦以上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必须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销售,因此很多分布式新能源项目倾向于选择交由虚拟电厂运营。

Next Kraftwerke 公司探索多元商业模式

 
特斯拉新能源产业生态的枢纽:Autobidder

1、特斯拉形成“车+桩+光+储+荷+智”的新能源产业生态闭环

 
2、Autobidder 是系统+平台+算法库。Autobidder 不仅仅是电力交易的数字化软件,特斯拉还赋予它分布式能源交易管理系统、虚拟电厂交易和控制平台,以及开源复杂算法库等更多涵义。

3、Autobidder 是虚拟电厂实时交易和控制平台。
Autobidder 可以在车辆、电池、光伏设备等特斯拉生态系统、甚至电网中自动调度能源电力,以实现高效的资源分配和最大的商业效益。

Autobidder 管理着数百兆瓦的电力资产,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了千兆瓦时的电网服务,在澳大利亚、美国等多地区落地成熟的市场型虚拟电厂项目,并在美国德州积极探索自主型虚拟电厂模式。

欧美国家的虚拟电厂发展比中国早近十年时间,比较成熟,各国发展各有侧重。欧洲虚拟电厂以聚合分布式电源为主;美国虚拟电厂则以负荷型的灵活性资源为主,美国许多州都在尝试家庭虚拟电厂;日本以聚合用户侧储能和分布式电源为主;澳大利亚以聚合用户侧储能为主,特斯拉公司在南澳建成了号称世界上最大的电池虚拟电厂。
国外主要虚拟电厂项目

国内虚拟电厂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成套解决方案,仍以试点示范为主。从2016年前后开始,上海主要以聚合商业楼宇空调资源为主开展虚拟电厂试点;广东主要以点对点项目测试为主;山东试点开展了日前现货交易;冀北主要以参与华北辅助服务市场为主。其中,冀北虚拟电厂是国内少有的完全市场化运营模式。

公开资料显示,冀北虚拟电厂一期主要覆盖张家口、秦皇岛、廊坊三个地市,实时接入与控制蓄热式电采暖、可调节工商业、智能楼宇等11类可调资源,自2019年12月投运至次年4月供热季结束,其虚拟电厂参与调峰总收益约160.4万元。

国内虚拟电厂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聚合资源类型不同,国外聚合资源类型丰富,包括源、荷、储等各类资源(如德国Next Kraftwerke公司分布式资源占比达97%),而国内以负荷侧资源为主,类型单一,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2、市场成熟度不同,国外辅助服务市场和电力现货市场已经较为成熟,相关配套机制较为健全,而国内仍未形成稳定的电力市场机制,配套机制仍不完善;

3、核心技术发展程度不同,国外核心技术更加成熟,尤其是虚拟电厂中核心的协调控制技术,已经可以实现大规模资源的协调优化控制,而国内对发电侧分布式能源尚不可控,协调控制技术有待完善;

4、商业模式成熟度不同,国外虚拟电厂商业化已较成熟,通过电力市场交易、参与调峰调频、配置储能等获得收益,而国内虚拟电厂的商业模式不清晰,仍处于探索阶段。
国内虚拟电厂面临问题:

1、政策方面,管理体系和市场激励机制不完善。

国家还未出台专项政策,国家和地方层面对虚拟电厂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监管等管理职能未能作出统一部署。同时,市场激励机制和补偿机制也存在空白,相关用户、发电商参与积极性不高,亟待出台相关政策。

2、技术方面,分布式能源的协调控制和精准预测能力有待提高。

分布式能源、储能系统及可控负荷等的协调控制是虚拟电厂的关键和难点。目前,国内虚拟电厂试点实现了初步用户用能监测,但在资源的优化调度方面还有较大不足,同时由于用电设备精细化数据采集能力不足,数据积累量不够,在大容量、资源分布广的可再生能源的精准预测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

3、市场开放程度方面,用户侧负荷及发电侧资源参与意愿不强。

当前中国电力行业的产业结构,在负荷侧几乎没有成熟的服务商和市场环境,电力市场的开放程度不高。一些地区出于安全运行等方面的考虑,对虚拟电厂设置了“高门槛”,提出安全性、技术规范标准等各种要求,大大降低了市场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如华北地区,目前仅允许虚拟电厂根据日前发电预计划在出清价格最高时段提供调峰服务;上海虽有报价机制,但将虚拟电厂调峰单独划分,不与火电提供的深度调峰共同报价出清。

4、商业模式方面,虚拟电厂盈利模式不明朗。

当前,国内虚拟电厂项目基本由电网公司建设运营,国家层面缺乏总体政策保障和机制驱动,参与主体靠国家补助,整体盈利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没有持续性。同时,目前省级层面缺乏统一的虚拟电厂平台,没有统一标准和接口,各类设备、聚合商间数据交互壁垒高,建设成本和难度较高。
来源:新能源们

 

创建时间:2023-02-17 11:20
< 返回
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资讯    虚拟电厂② | 欧美玩家及国内外虚拟电厂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