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生物热电(六安)有限公司叶集热电联产项目

一、项目概况

光大生物热电(六安)有限公司“叶集30MW生物质热电”项目是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在安徽省投资建设的首批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隶属中国光大绿色环保统筹管理。主要利用农作物秸杆、林业废弃物和板材加工废弃物等生物质发电、供热,目前已实现向叶集工业园区正常供热。

项目厂址位于安徽省六安市叶集经济开发区红枫路与映山红路交叉口,占地面积200亩。一期项目总投资3.517亿元人民币,年处理生物质能力30万吨,年可向电网提供绿色能源约2.2亿度,年可向当地提供供热量约115.7×104吉焦。

基于一期项目正常运营且成效显著,当地政府邀请上马二期热电联产项目,并已签署投资协议,二期项目总投资1.86亿元,目前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项目整体鸟瞰图

二、资源背景

叶集试验区内有3个乡镇,农作物播种面积32.36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4.60万亩,秸秆资源产生量约2.19万吨/年,稻壳产生量约1.17万吨/年;油菜种植面积3.83万亩,秸秆资源产生量约0.50万吨/年;小麦种植面积2.05万亩,秸秆资源产生量约0.25万吨/年;叶集项目试验区主要秸秆资源总量约为4.10万吨/年。

叶集区林地面积7.92万亩,可采伐量4.5万立方米,年采伐量0.9万立方米,每年可产生枝桠材等约0.2万吨。

叶集区为中国板材加工基地之一,树皮产量约为26.56万吨/年,杂杉木边角料年产量约为15.21万吨/年,木渣头年产量约为13.68 万吨/年,锯末年产量约为5.51万吨/年,模板边角料年产量约为5.8万吨/年,4cm以下的枝丫柴产量约为10万吨/年(估计数量,有一定误差);叶集区主要林业废弃物资源产量约为75万吨/年。

本项目收集范围内生物质资源量特别丰富,具有年产约80万吨生物质资源,在资源上显示出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技术路径

生物质燃料进入地磅称重后进入料场,根据燃料品种、水份、热值对燃料进行分流,一是进入干料棚直接进行掺配使用,二是进入料场进行堆垛存储。燃料掺配工作全部在干料棚内进行,掺配好的燃料通过铲车上入料口,燃料进入料口通过棍式给料机旋转将燃料落入运输皮带上,运输皮带再将生物质燃料送入料仓,生物质燃料落入料仓后再通过给料系统将生物质燃料送入炉膛内燃烧。

生产工艺流程图

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锅炉水冷壁、过热器、省煤器等热量交换装置将水转化为高温高压蒸汽,蒸汽推动汽轮机连续运转,将热能转换成机械能,汽轮机同步带动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完成能量转换的过程,绿色电能输送至国家电网;产生的热蒸汽经过调温调压后,通过10多公里长的保温管道被输送到叶集区绿色板材工业园,服务于热用户企业。本项目一期的供热(汽)服务已经取代了板材园35台燃煤小锅炉及排放不达标的生物质小锅炉,为当地环境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商业运营模式

光大生物热电(六安)有限公司叶集30MW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以BOO(建设-运营-拥有)模式投资建设,项目经营期为30年。叶集项目二期建成后,将与目前建成投运的叶集项目一期共享部分公用设施,形成协同作用,为更好地服务当地重点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五、经济性分析

光大生物热电(六安)有限公司一期项目投资3.517亿人民币,二期项目投资1.86亿人民币,经过机械工业第一设计研究院可行性研究分析,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借款偿还期等指标在同行业中均属较好范围,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六、可借鉴的经验

引导热用户“错峰用汽”,利用价格杠杆鼓励夜间用汽,降低管损。二期项目在机组选型上做文章,采用背压机组,以热定电。

七、项目适用推广范围

开发民用供热市场,向小区用热(地暖供热、蒸汽能冷热联供)方向发展,扩大推广使用范围。

创建时间:2023-04-03 17:50
< 返回
首页    新闻资讯    案例展示    光大生物热电(六安)有限公司叶集热电联产项目